小寒 公歷2023年01月05日 22:54
大寒 公歷2023年01月20日 16:19
立春 公歷2023年02月04日 10:33
雨水 公歷2023年02月19日 06:24
驚蟄 公歷2023年03月06日 04:29
春分 公歷2023年03月21日 05:15
清明 公歷2023年04月05日 09:07
谷雨 公歷2023年04月20日 16:07
立夏 公歷2023年05月06日 02:15
小滿 公歷2023年05月21日 15:04
芒種 公歷2023年06月06日 06:15
夏至 公歷2023年06月21日 22:53
小暑 公歷2023年07月07日 16:25
大暑 公歷2023年07月23日 09:44
立秋 公歷2023年08月08日 02:14
處暑 公歷2023年08月23日 16:52
白露 公歷2023年09月08日 05:16
秋分 公歷2023年09月23日 14:39
寒露 公歷2023年10月08日 21:05
霜降 公歷2023年10月24日 00:11
立冬 公歷2023年11月08日 00:27
小雪 公歷2023年11月22日 21:55
大雪 公歷2023年12月07日 17:28
冬至 公歷2023年12月22日 11:23
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文化,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,指導農事活動,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。
在古代,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紀,每個月紀有兩個節氣。在前的為節氣,在後的為中氣,如立春為正月節,雨水為正月中,後人就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。
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。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、氣候、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。其中,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、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,將一年劃分為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個季節。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,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。而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。由於中國地域遼闊,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,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,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。
二十四節氣歌:
春雨驚春清谷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,
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24節氣的含義:
立春:立是開始的意思,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。
雨水:降雨開始,雨量漸增。
驚蟄:蟄是藏的意思。驚蟄是指春雷乍動,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。
春分:分是平分的意思。春分表示晝夜平分。
清明:天氣晴朗,草木繁茂。
谷雨:雨生百谷。雨量充足而及時,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。
立夏:夏季的開始。
小滿: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。
芒種: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。
夏至:炎熱的夏天來臨。
小暑:暑是炎熱的意思。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。
大署:一年中最熱的時候。
立秋:秋季的開始。
處暑:處是終止、躲藏的意思。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。
白露:天氣轉涼,露凝而白。
秋分:晝夜平分。
寒露:露水以寒,將要結冰。
霜降:天氣漸冷,開始有霜。
立冬:冬季的開始。
小雪:開始下雪。
大雪:降雪量增多,地面可能積雪。
冬至:寒冷的冬天來臨。
小寒:氣候開始寒冷。
大寒:一年中最冷的時候。